当前位置:信息中心>
新闻简讯 捐赠公示 财务公示 志愿者之家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41)

发布时间:2018-11-05 点击数:2658

《入菩萨行论》讲解(41)

 

   正文:对于胆症等等之病因,带给自己病痛不生气,

        对于有心之人何必恼?一切都是因缘所引发。

   讲解:第二十二个偈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思维我们不应该生气。

   比如说,当我们因为胆病、风病、或者其他疾病而导致痛苦时,我们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嗔恨心,没有生气,那为什么我们要对带给我们其他伤害的(比方怨敌施加我们恶言恶语、击打,或者抢夺我们的资财等等)事情生气呢?这实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这样的痛苦还没有疾病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大,为什么要生气?

   所有的疾病的发生,包括怨敌伤害自己所带来的痛苦,全都是因缘汇聚而产生的。如果你不对疾病产生嗔恨心,而仅对怨敌产生嗔恨心,是没有道理的。

 

   正文:如同自己并不愿生病,疾病却会降临自身体,

        同样自己根本不愿意,种种烦恼降临自身心。

   讲解:第二十三个偈句。首先举一个例子,我们所有的疾病并不是因为“我想要生病”才来的,而是在因缘会聚的情况下出现在我们身上,由此带给了我们痛苦。

   同样的道理,作为自己的怨敌来讲,他不是菩萨,不懂得忍辱,也不懂得“生气会把自己的善根全部摧毁,未来会让自己进入恶趣”的道理,就不由自主地生气,这时嗔恨、烦恼之敌就进入到了他的心中。这就如同生病一样,不是要求出现,而是在因缘聚集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

 

   正文:虽然没想“我要生气了,”人们不由自主就生气,

        虽然忿怒没想“要生气,”忿怒自然而然就出现。

   讲解:第二十四个偈句。自己心中出现一个想法,然后自己再去用自己的想法把它打消掉。

比如,刚才所说的是因为疾病并没有产生一个“我要让这个人生病,我要让这个人痛苦”的想法,所以我不对疾病生气,但是怨敌却有“我要伤害这个人”的伤我之心、害我之心,所以我应该对怨敌生气。

   本偈句告诉我们,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虽然没人想要让这个人生病,或者自己要生气,但是他会不由自主地在这个小小的条件作用下、小小的因缘作用下生气。

   根本没有人从一开始就说“我一定要生气”。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说“我要生气”,知道这个生气的根本原因的话,那这个人也许是一个懂得菩萨行的人,他可能是在做菩萨行呢!

   刚才讲的生气的人本身没有想到“我要生气”,但是他在小小的因缘作用下,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生气、忿恨的情况;紧接着要讲的是,当能够让生气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因缘汇聚的时候,这些个因缘其实本身也没有“我们汇聚了,让这个人生气吧”的想法,但是当因缘汇聚的时候,这个人自然而然就会生气。

 

   正文:所有一切种种的过失,以及种种罪障和恶业,

        全部都是因缘力所生,全部都非可以自主者。

   讲解:第二十五个偈句讲述的是,正是因为上面的这个原因,诸如生老病死等等所有一切的各种各样的痛苦,包括我们在贪嗔痴三毒作用下所引发的各种各样的恶业,全都是在因缘汇聚的情况下产生的。我们根本不可能有自主,不可能说“我要生气”、“我要老”、“我要病”、“我要嗔恨”等等。这些完全都不是自主的。

 

   正文:所有因缘汇聚之时节,也并没有“令生起”之念,

        过失罪障生起之时节,也并没有“我要生”之心。

   讲解:第二十六个偈句是把刚才那个意思重新再强调一下。不管是生老病死,还是贪嗔痴造成的恶业等等各种各样的情况,完全都是在不自主的因缘汇聚的情况下出现的;即使这些因缘本身,也没有“我们汇聚在一起,就是要对他造成伤害、让他死亡等等各种不好的情况发生”的想法。所有的比如老、死、嗔恨等等各种各样的痛苦,都没有“因为各种因缘汇聚起来要发生,我要老、死、嗔恨等等”这种所谓的自主的想法。

   总结一下就是:所有一切的法完全都是因缘汇聚所产生,根本没有一个所谓的能够自主或者能够独立的创造者,根本没有这样一个人!

   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说杯子是陶师制造出来的,但事实上陶师也是在因缘汇聚的情况下,才能够让这个杯子出现。我们把因缘汇聚的这种情况称作是一个真正的陶师,而并没有一个完全自主、自立地“我想让这个杯子出现,这个杯子就会出现”的创造者,一切都是因缘汇聚而产生的。就连造杯子者本身“想让杯子出现”的想法,也完全是在因缘汇聚的基础上产生的。

    所以,结论就是:所有一切的法完全都是依他而生,完全都是依他而起,因此就可以把它称作他生,或者把它称作他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