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息中心>
新闻简讯 捐赠公示 财务公示 志愿者之家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55)

发布时间:2019-05-31 点击数:2771

《入菩萨行论》讲解(55

 

正文:自己为了追求大解脱,不需种种所得和恭敬,

      凡是促进我之解脱者,自己怎能对其生忿怒?

讲解:第一百个偈句。作为一个学佛人,我们进入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追求解脱、摆脱痛苦!所谓的赞颂、名声和所得等等这一切,如同锁链、镣铐一样,将我们束缚在轮回里;这些所谓的赞颂、名声和所得等等这一切,对我们来讲是根本不需要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用处,反而是对我们的伤害。现在,我们的怨敌通过伤害我们,将赞颂、名声和所得等等这一些束缚完全都破坏了,这其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所以我们更不应该对怨敌产生嗔恨忿怒的心理。

 

正文:我是追求降服痛苦者,如同佛陀妙加持一般,

      犹如关门不放我堕落,如此情况我怎能忿怒?

讲解:第一百零一个偈句。我们自己进入佛法是要降伏所有的痛苦,是要摆脱这样痛苦的境地。现在,怨敌把我们所谓的赞颂、名声和资财等等全都抢夺掉,让我们没有了未来痛苦之因,就相当于是为我们关上了堕落之门,那我们就更加不应该对他生起忿怒之心。

 

正文:如说“对我福德有障碍”,对此仍然不应当生气,

      此乃难得忍辱之对境,难道自己能轻易放过?

讲解:第一百零二个偈句。如果说“因为怨敌障碍了我修行善业、修行福德,所以我应该对他生气”,这种想法其实也是不应该的。

为什么?因为从修善、积福的这个角度来讲,比起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其实是更大的。佛在经典中曾说过,比起来一百年布施的话,一天持戒的福德更大;比起来一百年持戒的话,一天忍辱的福德更大。现在,如果怨敌对我进行了伤害,这就是我修行忍辱的对镜,此时我如果能够有一点忍辱的话,那我可能会比之前所做的布施、持戒获得的福德更大,那我又怎么会对这个怨敌产生忿怒之心呢?

 

正文:如果因为自己的过失,对此没有修行好忍辱,

      对于这种难得福德因,自己造成自己之障碍。

讲解:第一百零三个偈句。假如能够修行忍辱的话,一定会获得很大的福德,但是现在自己面对怨敌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如果我们因为自己没有控制好而产生了嗔恨,从而就没有能够忍辱的话,那我们的福德不但不会产生,反而还会把我们的福德摧毁。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是我们自己障碍了自己福德的获得,而不是怨敌的原因。

 

正文:无此助缘就没有忍辱,有此助缘就能增福德,

      这是多么难得之助缘,为何还要称之为“障碍”?

讲解:第一百零四个偈句。如果没有这样的怨敌的话,我们就根本不可能去修行忍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怨敌,我们才有机会去修行忍辱,所以说怨敌的存在正是我们修行忍辱的根本原因。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怨敌是我们修善的障碍呢?

 

正文:按时到来那些乞讨者,是对布施造成障碍吗?

      能够剃度自己之堪布,怎能障碍自己的出离?

讲解:第一百零五个偈句,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比如说我自己想要去修行非常广大的布施的行为,这时来了很多非常贫困的乞讨者,他们来接受我的这个布施。此时,他们就是我完成布施的本因,而不是我布施行为的障碍。

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出离、我要剃度,我就需要有剃度的堪布,比方说五个或者十个比丘聚集在一起。此时,他们就是我出离的因,而不是我出离的障碍。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要修广大的福德的话,怨敌能够帮助我们修行忍辱,能够帮助我们积攒更多的福德,那这个怨敌就是我们的福德之因,而不是障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