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在第四届国际佛学论坛演讲《论当今时代的菩提心》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在第四届国际佛学论坛演讲《论当今时代的菩提心》
发布时间:2015-09-01 点击数:6975

2014年11月1日-2日,堪仁波切彭措郎加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第四届国际佛学论坛,并发表了题为《论当今时代的菩提心》的论文。全文如下


论当今时代的菩提心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

  首先,我要向与会的诸位智者大德问候身体安适!吉祥如意!并向大家表示感谢!
  当今时代的菩提心这个话题,我想谈两点:菩提心和菩提行。
  首先,什么是菩提心呢?从其根本而言,菩提心应当是在说贤善之心。但是,也只能将之定位于最为殊胜的贤善之心,而不能说成是一般的贤善之心。
  一般的贤善之心的拥有者,并不一定会具有菩提心;而一个具有菩提心的人,则全然具足一切贤善之心。
  什么是一般的贤善之心呢?若从去除违缘的角度而言,则是欲除他人之饥渴、欲除他人之贫困、欲除他人之疾病、欲除他人寒热之苦等的这种心。若从达成顺缘的角度而言,则是欲令他人拥有衣食、健康身体、长寿、屋舍资具、疗病药物等的这种心。
  而殊胜的贤善之心——菩提心宝,则是一切贤善之心的精华、一切贤善之心的究竟、一切贤善之心的旨归。
  这样一来,菩提心的所缘对境,就是所有的有情众生;菩提心的体性,就是欲将一切有情都安置于究竟安乐的这种心。
  而究竟安乐的意思,则是超越了现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种种安乐的一种乐。现在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安乐,就算是最美好的,因其纯粹仰赖于其他缘分条件之故,也就属于不能长久的有变之乐。比如,霓虹灯的灯光,因为只能仰赖于其他缘分条件之故,它就是变动的。灯泡变化了,它会变;电能变化了,它会变;电线变化了,它也会变。
  同样的道理,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这种种的安乐,也都是变动性的。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安乐,包括依于饮食的安乐,依于衣服的安乐,依于房子和汽车等良好条件所产生的安乐,丈夫依于妻子所产生的安乐,妻子依于丈夫所产生的安乐,等等。
  从中,我们选取依于衣服所产生并感受到的一种安乐为例,是会因为身体的变化、衣服的变化、冬夏的变化等而发生变化的。一旦发生了变化,那就除了成为痛苦,或者成为一种无所谓的感受而外,并不再是安乐了。
  而我们所说的究竟安乐,并不能通过些许暂时的因缘而生起;而一旦在因缘悉皆圆满之下,在相续中生起了一次,却也就再也不可能变化了。是这样的一种安乐。而且,这种安乐的体性,是就算把因衣食和妻子等所生的安乐增上亿万倍也不能相比的一种伟大的乐。
  所以说,以菩提心而欲成办于所有众生的安乐,主要说的就是这个究竟的安乐。
  只是,恰似电光闪于空中,但却落于大地一样,尽管我们的目标是究竟的妙乐,但暂时地,将诸众生安置于一般的安乐,也还是菩提心的责任;进入到如此导向一般安乐的行持,也属于菩提心之行持。有些人“菩提心只是以究竟安乐为所缘,而不能以暂时安乐为所缘”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
  就如《入菩萨行论》的愿文中所说:“盼洲我为洲,觅床我为床,愿成求仆从,诸众生之仆。”菩提心,就必须要有对众生之觅食者予食、求衣者予衣、寻屋舍卧榻者则提供屋舍和卧榻、求仆从者则作为仆从等等的达成其所愿的这种心,以及整个的达成之行为。 但是,有些人也会说:“菩提心,就只是以暂时的安乐或者一般的安乐为所缘,并不能以究竟安乐为所缘”,这还是错误的。根本就不可能有“只将犹如水泡一样变动性的安乐当成是精要”的这种菩提心!
所以,若从菩提心的角度而言,则应具有“以一切的有情为对象,以一切大大小小的安乐为目标”的欲达成之心,以及相应的达成之行为。
  比如,从针对一只弱小虫子的除苦予乐开始,乃至针对一个强大之人的除苦予乐的责任,都是菩提心所具有的。这个责任也必须由菩提心扛起来。
  这样的菩提心,就是无价的一种心,伟大的一种心,而且还是令这个世界美好、无垢的一种心,是广大且殊胜的优异之心。
  只要是一个理解了菩提心之含义的人,自然也就会理解菩提心的美好与价值。
  既然菩提心是最为优异的心,那么,从大悲导师宣讲大乘教法起始,直至今日,两千五百多年已经过去了,就别说出现一个持有比大乘中所说的菩提心的思想观点更加优胜的和平、容忍、利他之心的观点持有者了,就连与之相类似的思想都未曾出现过!因此我想,从和平的角度,也就能说明菩提心是最优异的一种心了吧。
  拥有上述菩提心的有情,就被称作菩提萨埵、菩萨。这并没有男女之别,也没有老幼之别,更没有高贵与卑贱之别,都可以是菩萨。
  在藏传佛教的历史上,不用说,曾经出现过许多的具足菩提心的人。他们不仅通过对显密教法的闻思修而奠定了诸多利乐的基础,而且,从给江河上架设铁索桥和木桥者,到给山岭和险隘修路者,给乞者布施衣食者,乃至施医舍药、教人识字读书者,对社会带来利乐者出现的非常非常多。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藏传佛教就在藏民族的社会中如水乳一般地交融了,藏传佛教经典,也成了藏民族重要的传统文化;对佛法的信心,也已经成了藏民族心中不可或缺的了,就有如温暖的太阳一样。
  因此,现在,以及将来,我们要将过去历史的优秀部分继续发扬,以菩提心为依托,为当今的社会服务,为当今的社会创建利乐。
  菩提心,是人类不能不学的一种重要文化。我们应当致力于让菩提心,成为整个众生,尤其是人类的心中,温暖的太阳。
  在必须对佛法进行闻思修的实践基础之上,与此同时,还必须进行菩提心之行持的修学。
  而对行菩提心之行持的修学,并不能局限于修建寺庙、塑造佛像、修建佛塔、顶礼、燃香、供灯、供养出家师父、印刷经书等。而是应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职权就发挥职权作用地,以对穷苦者提供衣食,对病人提供医药或诊疗费,对学生提供学费,修路,架桥,保护环境等利乐整个有情尤其是人类社会的这些实际行动为主。我认为,这是我们佛教徒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
  这样一来,所谓的菩提心,就不会成为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一种好心;所谓的菩提行,也就不再是对当今社会无甚用处的神话了。菩提心之行者,也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言行一致的利乐之创建者了。
  籍此,人类社会就和菩提心融为一体了。这不但能够给世界带来和平,而且还令全世界、全社会体会到具有菩提心之忍、容之自性的慈悲之乐暖。定会如此!
只是,这就需要信解菩提心的人们迎着困难、实打实地勇猛精进。仅仅只是口头上喊上几遍,是根本做不到的。
  不仅如此,对佛法有信心的人们,如果只是将自己的人力和财力全都发挥了出来,去修寺庙、塑佛像,然后就完事了,那就根本完不成以菩提心去利益人类社会的这样一个顺应于二十一世纪的伟大目标!
  因此,作为建寺庙的替代,去修建学校;作为塑佛像的替代,去帮助提供医药或者相关的费用,等等,我们如果努力去做更多的这些能服务于社会的事情,我认为,才是正确无误、更意义重大的顺应时代的菩提心的实践。
  以上就是就当今时代菩提心之实践,所写出的我自己的点滴观点。至于菩提心的性相、区分、定义、学处、利益等的论述,则在诸多经论中反复有讲,在座的许多人也都多次读过,未来也能再次读到。所以,我就不打算在这些方面多说了。
  最后,再次祝福大家健康长寿!事业顺利!吉祥如意!。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