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28)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28)
发布时间:2018-04-16 点击数:2750

《入菩萨行论》讲解(28)

 

   正文:毫无意义散乱之顾盼,我当从来都不要如此,

        要用真正确定之心力,双眼一直看向己近前。

   讲解:第三十五个偈句,无意义的散逸是什么呢?它既不是能够利益任何人的善业,也不是利他的事情,而是像玩游戏、看演出等等这样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这种事情我什么时候都不要去做。

   那我应该做什么事情呢?比方说,我可以去修止,修观,修菩提心,然后我的眼睛一直保持看眼前,用藏文讲的话就是看“一牛轭远的地方”或者“一步远的地方”,视线稍微往前落一点就可以。

 

   正文: 有时为了双眼休息故,也可看看其他的方向,

         一旦视野出现其他人,定要直视说声:“辛苦了。”

   讲解:第三十六个偈句,按照刚才的说法,如果我们长时间地保持修行的姿势,或者保持看前面一步远的地方,眼睛是会比较劳累的。为了能够让双眼得到休息,我们偶尔可以四处看看,或者看看远处等等。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在打坐的时候用,在行走、停驻的时候等都是可以用的。

   当我们向远处看的时候,如果看到有熟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这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我是在修菩提心的,我是在修善的,我是在修禅定的”,就可以如同没看到那个人一样地不打招呼,一定不要这么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和颜悦色地和那个人打招呼,“你好啊,你辛苦了”或者其他的一些问候等等。

 

   正文:为了观察路途危险故,还应不断看向各方向,

        途中休息要观察前方,同时也要观察己后方,

   讲解:第三十七个偈句前两句是说,当在路上行走跋涉时,尤其是走远路的时候,可能会担心遇到野兽、毒蛇或强盗等各种各样的危险,为了避免这些危险,我们一定要四处进行观察,随时随地选择好逃跑的路线。类似这种四处观察,是应该做的。

   后两句是说,途中休息时,应该观察自己来的方向,“原来我走了那么远的路了!”心里就会有安慰或者鼓励的感觉,这样做的利益是非常大的。

   同时还要对前方的道路进行观察,以确认目标并明了前方的情况,来确定是否继续前行以及如何前行。

   即前后都要观察,要不然,可能就会出现其他的问题。

 

   正文:前方后方全部观察后,方能决定前行或回退,

        应当如此在一切时节,明了情况后再作行动。

   讲解:第三十八个偈句,经过前面的这些说法,我们知道: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对前后左右、四面八方进行仔细的观察,观察是否有异常的情况、是否有恐怖事情发生等等。

   这样的观察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如果前面有意外或有危险的话,我们就要中止“去”的想法,安全返回;否则,就可以继续前进。另一种解释是不管是继续走还是折返,都应该是在仔细观察之后再做决定。两种解释都可以。

   这个偈句后两句说的是:在任何情况下,在任何一个时节,我们的行动都应该是在进行仔细的了解、仔细的分析之后,再去做。

 

   正文:何谓“自身如此而安住”?先行安顿一切开始后,

        仍要时常反观己自身,观察“自身是否如此住”。

   讲解:第三十九个偈句说的是身体应该怎么样去安住呢?

   比如,我自己想用毗卢遮那七支坐法进行修行的话,那在做出这样的动作之前,我就应该反复观察自己能不能保持这样的动作去修行;在坐下来之后,还要再继续观察自己做的过程中是不是有不符合七支坐法要求的表现等等,这些都要反复去观察、去做。

   再如,我要去顶礼也是一样的,之前要看我们能不能如法进行顶礼,然后过程中我要观察做顶礼的内容、行动是不是如法等等,观察自己的身体能不能很好地符合安住的条件。

 

   正文:对于自己内心此疯象,要用思维正法之栓桩,

        随时注意观察勿令乱,应于一切时处作观察。

   讲解:第四十个偈句,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没有被调伏过的、喝醉了酒的疯象一样,如果不把它控制住,它就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伤害,甚至造成来生去恶趣的痛苦。为了能够把它控制住,我们就要通过精进思维正法的这样一个“栓桩”把它牢牢地拴住,不让它对我们造成伤害。

 

   正文:任何精进禅定之修行,刹那之间也勿令散乱,

       “自己内心此时正如何?”应当如此随时作反观。

   讲解:第四十一个偈句,当我们在精进地修行禅定的时候,比如我们修止或者修观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我们的内心不发生刹那间的散乱,任何时候都不要散乱。然后,时不时地我们就要不断地反复观察自己:“现在我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样了?我的内心有没有出现散乱?”。应该随时随地进行这样的反观。

 

   正文:出现恐惧或者欢宴时,如难安住则应如意行,

        比如进行布施之时节,佛说可以“持戒平等舍。”

   讲解:第四十二个偈句,比方说,当遇到敌人或野兽前来伤害自己这样的恐怖之事的时候,或者说遇到大家一起供佛进行广大布施这样的欢宴的时候,如前所说,要随时随地保证自己的眼睛落在前方一步远的地方,如果做不到类似这样的安住的话,也可以稍微随意一些。因为佛在经典中曾经说过,如果是在进行广大布施的时候,如果做不到一些细戒(指细分的戒)的话,也可以暂时放下。

 

   正文:一旦发心并且开始做,请勿起心又去做它事,

        如果有了再作其它心,自己事情何时能完成?

   讲解:第四十三个偈句,比如说,对于一件善事,刚开始我们分析发现这个事情是应该做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进入了这个“做”的具体的行动。一旦开始之后,就千万不要为了另外一件事情而放下这个已经开始的事情,千万不要这样。如果一个事情没做完就开始做另外一个事情的话,那可能导致两个事情都完成不了。

   比如说做大乘修行的,你首先要发心,发起真正的菩提心,然后在发心之后再去布施,这是有先后顺序的。假如你还没有让自己的菩提心真正发起来,然后就觉得自己还是先去做布施吧,这个布施行为就没有被真正的发心所把持,它就不是一个大乘的实修。

   所以说,先后顺序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去做。

 

   我们听讲《入行论》也是一样,比如说,刚开始自己已经决定:“这个《入行论》很好,我一定要听”;但是做完这个决定以后,在听的过程中,有时就会出现:“噢,最近时间可能不太够,我没办法完全听完”的想法。前面的事情没做完又开始想做另外的、其他的事情,这样以一来,两个事情就都做不好了。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按照顺序去把事情一个个地去完成。

(未完待续)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