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意义 ■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吴宁强 译
今天讲信仰的意义,主要是从信仰的力量以及其实际的本质层面来讲。
信仰之名,源于宗教,但并非只有信仰宗教的人才有,不信仰宗教的人就没有,它是我们所有众生都具足的一种心态。从其实际的本质上看,信仰可分为怀着欣喜之心的信、有欲求之心的信以及坚定的信三种情况。
下面,就从不与宗教挂钩的角度、与宗教相关的方面以及从佛教的层面来分别进行讲解。
首先,从不与宗教挂钩的角度来讲信仰的“信”字。
比如,我们见到一个很有学问、很有功德,或者很有财富,甚至具有很多的神通的人,我们心里不仅没有任何的嫉妒之心,反而生起欢喜之心、喜乐之心,这种信就是怀着欣喜之心的信。如果我们见到他人的学识、财富或者发展,心里产生“我也需要和他一样”的想法,那就是欲求之心的信。如果对于一件事或者对象,从本质上通过明明白白的有理有据地判断,我们认定了它,然后对它产生了信心,这种信就是坚定的信;反之,如果我们不知道它具体的因由,只是自己对它有了某种信任,这种信任,如果与佛法或者宗教结合起来看的话,就是迷信或者愚信;如果不与佛法或者宗教结合起来看的话,那就是一种没有任何道理的信
由于信仰的力量的缘故,一旦我们有了这个信,那么它就能够带给我们力量,同时也能带给我们利益。信仰是怎样带给我们力量和利益的呢?比如说,我们喜欢别人具有知识、学问,我们心里生起欢喜之心,因为具有这样的力量,我们未来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即具有同样的学识或者学问;再如,我们对有学问、有文化的人,心里生起了强烈的欲求之心,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他那样,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财富或发展方面,都会因为有这种欲求之心而产生强大的动力。
作为我们人类,从道德和良好行为上来讲,对于坚定的信的确是非常需要的。早期,人们互相之间的货币往来或者商品交换等商业行为,是不需要通过写出来的文字规定来约束的,这些行为的做出完全是基于人们之间的信任。比如说朋友之间,我们认定了他是我们的朋友,认定他不会骗我,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坚定信赖的力量。同样地,一个家庭,如果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信任,那么这个家庭安乐和睦就有了基础。如果是对不应该产生信任的地方产生了信任,那就会晕头转向,被骗了。因此,我们的信仰或者信任,应该是对于可信赖的对象产生的,这两者必须同时具足,如果只有其中一个,那就不对了。
现在的情况是,当我们在经商或者做事时,比如贷款,我们的信任更多是通过文字来表达的,从这一点看,我们这个时代的确是挺糟糕的了。在藏地,大家在金钱往来上,还保留着不需要写文书之类这样的传统习惯,现在还有很多。
所以,为了家庭和睦,夫妻彼此之间应当对对方有信任,而且应当是可以信任的。如果夫妻之间失去了信任,比如偷看他手机里面短信的内容等等,那就会对家庭造成伤害。
这样说来,如果相互之间有信任的话,就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利益。反之,如果彼此没有信任的话,会带给我们很多伤害。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大家互相之间都能够信任或者可以信赖,那么大家就都会平安喜乐。
但是,如果我们对信任或者信仰不懂得去正确运用的话,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伤害。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所以会发生,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心中产生了一种欲念推动下的所谓的信,比如想拥有别人的土地或者财富,从而就推动了“一战”和“二战”的发生。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冲突和不愉快也来自于我们所产生的不正确的欲求之心。比如对于打架斗殴、冲突或者吸毒这些不正确的欲求,如果我们有了这些追求,就会给这个社会带来很多伤害。无论是某个公司、家庭成员或者个人,如果对不应归属自己的对象产生了不正确的欲求之心,的确会给自己乃至周围环境带来很多不安定的因素,这就是错误地运用了欲求之信所带来的后果。因此,对于信仰,如果我们把它用好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利益,发挥出很好的能量;反之,用不好、用错方向的话,则会带来很坏的影响。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定是要么会带来好处,要么会带来坏处,或者好坏夹杂三种情况,并没有绝对的好或者坏。如果一件事情主要是带来利益的话,那么这件事情就可以说是有利的事情、好的事情。比如说,学习会带给我们很大的利益,这是它的好处,但同时它也会带给我们一些负面的东西,像需要交学费、需要辛辛苦苦努力等等。一件事情,既无好处,也无坏处,这是不可能的。再如吃饭,可以给我们饱腹,这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但为了吃饭,我们要做各种准备,要有花费,既有准备的辛苦,也会给环境造成影响,这是吃饭本身的负面影响。所以,一件事情只要是它主要表现为利益的一面、好的方面,我们就说它好,但并不是说它纯粹就是好。同样的道理,就算一件坏事我们定义它为坏,也是因为它主要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或者伤害,并不是说这件事怎么看都是纯粹的坏。比如偷盗,这件事本身是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是件坏事,但偷盗后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所以偷盗对自己本身也是有一点好处的。但是从佛法的角度来说,比如我们对菩提心进行修行,从很短的时间来看,修菩提心的确会让我们觉得辛苦,好像是一种伤害,但如果我们把视线放长远来看,我们曾经受过的辛苦变得有了意义,从佛教层面,也可以说它纯粹是带来善的、好的。
以上是从普通、一般层面上对信仰所做的解释。
下面,就讲与宗教相关的信仰。
信仰或者信心的基础,是人本身就有的一种心态,用宗教术语来说叫心所,宗教人士把它用到宗教方面,就叫做信心。
与刚才所讲的一样,从一个角度来说它有很大的好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也会带来一些伤害。
会带来怎样的伤害呢?比如说,我们在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信仰不同的国家之间所发生的冲突、战争,这实质上是因为他们对信仰没有用好,而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其本质也是信仰的力量。如果信仰没有力量,两个国家之间因信仰不同而引发冲突是不可能的。
那么,又会有怎样的好处和利益呢?我们现在是站在整体宗教性的基础上来讲的,而不是纯粹在讲佛教。比如,信仰基督教国家的领导人在就职时,会用到圣经,宣誓如何服务人民、不会贪污等等,他们是在用信仰。假如他是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通过这样的行为,就会给自己一个强烈的誓言,我该做什么,哪些是我不应该做的,这就是信仰产生的力量。同样的道理,如果他的民众有宗教信仰,他们就会想:既然我们的领导人发出了这样的誓言,那我们就应该对他抱以信心。这就是信仰带给民众的影响。
大家知道,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白宫实习生发生了关系,当法院判决的时候,他开始是不承认这一点的。当把圣经拿来,让他手按圣经说的时候,他承认他犯了过失,这就是有信仰的威力。对这样的事情,他本来是不愿承认、不敢承认,但到了以誓言来说时,他就不敢不承认,必须要说实话了。这全都是信仰的力量。
最后,再从佛教的层面讲一讲信仰,这也是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佛教所谈到对佛法的信仰,是对人本身所拥有“信”这种心态或者说心所的应用。从一个角度来讲,因为自己是佛教人士的缘故,也许看不到自己身上的过失,但总体来讲,从来没有见到过因为佛教信仰而导致两个国家的冲突。当然,佛教内部,因为不同的传承之间、法脉之间,我们的确也能见到一些冲突,但我们站在国家层面和平均数据上来说,却基本上见不到因为佛教信仰所导致的国家之间的冲突。所以,从世界这个层面来看,佛教是一个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冲突的宗教。从佛教创始到现在的二千五百多年间,我们没有见到因为佛教所引发的国家之间的冲突。这实际上就是佛教信仰的威力,或者是佛教信仰的光荣,也是我们所有信仰佛教的人应该感到开心的。
对于佛法的信仰,也有很多不同的层面。首先是不知道任何理由的信,也可以叫迷信或者愚信。在不知道任何理由的情况下,对于有的人说自己有什么神通、有什么成就征兆、有什么大的神变能力而加以信任,这就是不懂任何道理的信。这些情况并不是不会出现,比如刚才提到的神变、神通等等,可以有,但他说的自己有并不一定是真的。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一定要观察他说的是不是有道理,不能听他说有就认为有。实际上,释迦牟尼佛对后学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对于他讲的东西也必须反复加以审查和思考,不应该因为是佛说的就不加审查和思考地去信。如果我们不去观察分析,不去审视其中的道理就信,从我们自己角度来说,因为是佛说的,就应该信;但佛说,不该这么信。因此,一定是需要有道理的。
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之后,大约公元二百年的时候,龙树大师创立了那烂陀大学,有很多宗教人士在那里教学,尤其有很多班智达,这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大的大学。那里面就出了一个大堪布静命,他曾经被藏地的藏王赤松德赞迎请到藏地。藏王问他:“佛法和非佛法到底是怎样一种情况?”静命大堪布就回答说:“有道理的就是佛法,不符合道理、没道理的就不是佛法。”
对于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应当是在知道道理的基础之上来信;对于一个佛教方面的研究者,也应当是知道道理去研究,这两方面知道道理是最关键的。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没有任何道理的去迷信,这是不好的;作为研究人员,像一些研究藏传佛教的人,如果不去研究它里面的道理、深刻含义,在他的书里有可能会写喝酥油茶、吃糌粑就是藏传佛教了,等等,写这样的文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佛教徒因此就产生“我很喜欢喝酥油茶、吃糌粑,那就是藏传佛教”的想法,那的确是错的。比如吃糌粑,不说与佛法方面的关系,就算把吃糌粑认为是一件好事,也没有任何意义。对于饮食,自己当然可以吃这个,也可以吃那个。但如果要研究藏传佛教,那在饮食方面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在这里谈到佛法,首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皈依。也许我们会很迷信地这样想,我们什么能力和本事都没有,佛的能力、法的能力、僧的能力、三宝的能力那么强,我自己什么都不是,只能合掌、拿念珠。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说这样做没有意义,这个话也不太好说,因为他信任的对象是三宝,他的确也会有一些好处的,应该说也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是知道一些道理去皈依的话,就不是这个样子。
比如我们讲到要皈依佛,首先要知道佛是谁。总的来说,大乘佛法对于佛有法身、报身、化身等很多说法,但从我们自身角度来说,我们说的佛就应当是两千多年前生于印度的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他是我们以佛为导师而皈依的对象。就像我们进学校,肯定是要去找老师的,我们对老师的印象是:老师是有学问、有文化的,如果老师有大学问,对我们就会有大好处。家长送孩子去学校,说这个学校如何如何好,一方面是在说学校的硬件条件,但实际上考虑更多的则是孩子进入这个学校会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学问。与之类似的,当我们谈到要皈依佛的时候,就应当有一种认知,把佛当作好像我们进学校学习时候的老师一样,我们应当对他有没有学问、有没有功德进行仔细观察,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皈依他。如果对学校的老师,你通过观察发现这个老师的学问并不好,那你可以离开这个学校。我们观察佛,如果佛没有那么好的能吸引你的学问、功德,那你也可以不用去皈依他。对于佛的功德,对于佛所拥有的殊胜性,经典里面讲了很多很多,不要说我们说了,就算佛自己讲,很多年甚至很多劫也讲不完。现从大家都能理解的角度,略微讲一点。
佛拥有的最大的功德是智慧和大悲。也许我们会问:佛到底有多伟大的智慧呢?最主要的评判参照就是佛所说的经。佛在经里讲到了无常,在无常里讲到了粗大的无常和细分的无常,细分的无常说的是刹那刹那之间的变化性。佛经里这样说,哪怕就在一弹指间或者一秒的时间里,就已经有六十五个生死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亿万个变化。这种变化是可以通过逻辑思辨推算出来的,而且现在我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设备看得到这种变化。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讲,就算不用现在这些证明,仅是佛经里面的说法就足以让我们信任了。但如果有证明的话,无论是对有宗教信仰还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而且,这种证明只会增加佛法的光荣,并不会让佛法损失什么。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就知道佛其实是有足够智慧的。现在我们用设备都不一定能看得到的细微时间,佛在两千五百年前,在没有任何设备的情况下都可以断定成功,的确是让人非常讶异的。
另外,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也讲了空性,现在我们有很多的证据来证明他的正确性。比如把巨大的物品拆分成部分、微粒,直至拆分成连这个微粒本身都不可能再拆分的层面。一旦到这个层面,大多数人都会说,这个微粒应该是最真实的了。但佛说,就连这个最小的微粒也是空性的。他的理由什么呢?从物质本身的角度,是没有办法再分了,但是从思辨逻辑上对这个最小的微粒加以分析:比如这个微粒有没有上下加上四方这六方?或者再加上四隅,总共这十方,有没有呢?如果它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区分的话,那等于说它的东方和西方成了一回事。如果它的东方和西方成了一回事,那这样最小的物体就根本不存在,而且,也不可能从这样小的物质产生大的物体而存在。如果最小的微粒还可以分成六方或者十方,那等于说它可以再分。这样一来,我们刚才说的认为最小、不能再分,也就不能成立了。在没有运用任何设备的情况下,佛纯粹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够判断出哪怕是最小的微尘也不可能真正成立,它也是空性的,从这一点来看,只要是懂得分析思辨的人都可能判断出他到底有没有足够的智慧。
不仅如此,如果我们从粗大的世间界来分析,在释迦牟尼佛还没降生前,大约三千年左右的时间,印度有着数论派这样的哲学体系在流传,这个数论派可以说是印度所有的宗教(包括佛教)的基础。数论派本身对世界和众生有自己的观点、认知,释迦牟尼佛为了调伏当时的这些化机,就在数论派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他的说法。
刚才,我们说佛为了调伏数论派化机的缘故在他的基础上创立了他的学说,因为在佛经里,我们除了看到佛运用了数论派的学说外,还看到他运用了比数论派更加殊胜的说法。比如那时已经存在:世间有三角形等各种形状、大千世界里面有十亿个太阳、月亮等等的说法。假如说有这么多太阳、这么多月亮,没有设备帮助我们去看的话,普通人是看不到的。佛在那个时候就说世间界有无数无量包括十亿的太阳、月亮,现在发展的科学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点。从这一点也能证明释迦牟尼佛是有相当智慧的。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佛具有圆满的大悲。释迦牟尼尽管身为净饭王的王子,但他在29岁时就出家了,离开了王宫。然后经过六年时间的修行,最后圆满成佛了。现在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宗教时都会有这样一个设想,这些宗教的创立者当时是为了满足内心的贪嗔痴等某种欲求,然后才创立了他们的说法。但这些研究人员在研究释迦牟尼时,却找不出这样的想法。如果说是因为权力的缘故创立了他的学说,其实释迦牟尼当时已经是王子了,但他放弃了王子的地位,出家修行去了。如果说因为财富的缘故创立了他的学说,他连王位都放弃了,只有三衣、钵盂,吃饭都是乞食的,所以他也不是因为财富的缘故才说的法。如果说是为了美艳的配偶创立他的学说,也不是这样的,在没出家前,他有很多嫔妃,但他连嫔妃都放弃了,出家去修行了。所以释迦牟尼纯粹是为了给我们示现修行之道,所以才出家修行、最后成佛、讲法,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私利。这表明了什么呢?表明了释迦牟尼有圆满的大悲心。这种大悲,像我们这样的人是根本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我们不要说王位,就连小小的权力也放不掉,不要说王位的财富,就连一个家庭的财富我们都没办法放弃。如果他放弃了一些东西,不是因为利他的缘故,那也就没有意思了。但释迦牟尼是为了利他的缘故,而放弃了一切,所以这是他有大悲的标志。
在他圆满成佛之后,身边有一千二百五十出家人和数百人的菩萨众这么多追随者的时候,对于那些没有人侍候的病人,他都亲自做其陪护,也是他有大悲的证明。为病人做陪护时,不只是简单的陪护,也包括了把屎把尿的事情。而我们如果有一些财富,有些地位影响力,比如是个师父或活佛,不要说给没有陪护的病人做陪护,就连给我们家庭成员做陪护,也很难做到。当我们父母年老需要照顾的时候,我们都没有时间去亲自照顾,而是请护工或者保姆去照顾,这已经算是好的了;还有一些情况是连保姆也不愿意请,只是让他们自己照顾自己。而佛已经放弃了曾经拥有的王位,也成佛了,他还能照顾病人,给病人把屎把尿,这不是荣光还能是什么?!
我们在知道了前后缘由之后,要好好思考一下我们懂得了佛的功德和他与众不同之处,应不应该对他生起信任之心?应不应该皈依呢?我们应当去这样观察。如果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对他产生了比较明确坚定的认知,他可以做我的导师、做皈依的对象,那就从心底生起了知道道理的皈依——皈依佛。不管大家是不是已经成为对佛法有信任的佛教徒,只要能够听到“基于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产生信心”这样的内容,也是很好的。
第二是以法为道路而去皈依。所谓的法是指佛对我们所讲的内容,比如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就是法。如果我们把它作为实修的内容,那就是证法;如果把它作为学习闻思的内容,那就是教法。教法、证法都是法。所谓以法为道路,就是对佛所讲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样的内容,我们要将之作为未来的道路,将之选择为道路。如果要选择的话,我们要观察这个法对我们是不是有利益,如果通过观察对我们有利益,当然要去选择它;如果没有利益,对我们没有好处,就不应该选择它。从大乘来讲,我们的皈依、发心应当是全然利他的缘故去做的,那是另外一回事情。在现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去选择,看它对我们会不会有好处,应当去做这样的观察。
举个例子,佛说对于嗔恨心、愤怒之心应当让它越来越小,让它断掉。没有嗔恨心的善根,是我们应当选择的。这时,我们就要提问题:如果我们用了这个法,在生活中会不会有好处?我的观点是,如果在生活中用的话,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我们十个人里面有一个人是非常容易生气的,那他会给这十个人都带来不安定、不安乐。如果这十个人全都非常谨慎、非常小心,没有仇恨、没有生起嗔心的话,不管我们出门在外,还是安静呆着,都会很舒服快乐的。家庭也是一样的,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一个人非常容易生气,比如父亲或兄弟,那这个人一定会常常给我们家庭带来各种不安乐,我们的家庭无法安定、祥和、和睦,结果就是,家里几乎都见不到一个完整的碗。如果是脾气很大的长辈,那后辈会整天提心吊胆,担心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又会生气,整天处于担忧恐惧之中。就算孩子去上学,可能也会担心父母在家里说各种恶言恶语,孩子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做好在家庭忿怒、嗔心方面的管理,是家庭和睦的根本。
总体上来说,我们可能会认为足够的财富是家庭和睦的来源,这的确也可以。但家庭和睦的根本并不是财富,而是少一点脾气。比如一个家庭比较有财富,在春节、新年里,大家都忙着做准备的时候,老爸发脾气了,把所有的东西都打烂在地,虽然该有的财富都有了,这时候哪有开心、哪有快乐啊?!因此,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嗔恨心、脾气,就算有些财富,也是不能带给我们家庭和睦的。
我们这一生,从一个角度来讲是很长的,但从另一角度来讲的确很短暂。这么短暂的人生,从佛法角度来看,应当去修善根;从世间层面,应当去获得幸福。在短暂的人生中,如果连修行的善根都没有,幸福也没有,其实整个人生就浪费了。就算整个人生并没有修多少善,但还是有一些世间的幸福和安乐,这人生也的确是人生了。从我是佛教徒的角度来说,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修善,那这个人生就非常有价值、有意义了。如果我们这一生既没有世间的幸福安乐,也没有佛法层面所说的善业的话,那我们这一生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如果我们希望这一生有安乐、幸福的话,不管你对佛法有没有信仰,都必须管理好自己的脾气。在这方面我有体会。我也是有脾气的人,与很多法师一起做法事的时候,自己很快就生气了,那参加法事的僧侣们一整天都是苦苦的,因为我一开始就发脾气了。刚才说,那么多人就因为一个人发脾气,造成大家都不开心,所以一个人的脾气会影响很多人,因此我们应当仔细管理自己的脾气、嗔心。刚才提到过的一战和二战的爆发也是因为嗔心的缘故激发起来的。因此佛说要让自己的脾气小,让嗔恨心断舍掉。不管我们对佛法有没有信仰,是不是佛教徒,如果希望这一生有价值的话,都应当去实践。就算我们不能很长时间去实践,哪怕一天,哪怕一天里的几个小时,也应该仔细观察、管理自己的脾气,慢慢地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好。没有脾气、没有嗔恨心所带来的安乐,刚才已经说过了。如果家庭成员没有人发脾气,那这个新年其实过得是非常开心的。孩子最开心的是父母和睦,夫妻之间感到最开心的其实也是他们之间的和顺、和睦,没有冲突。因此,从刚才说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明白以佛说的法为道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是不是有道理。
这是从思维的角度说的,再从行为的角度说,佛说应当断舍掉十不善。比如十种不善里面的“身”这方面,有三种:杀生、偷盗、邪淫,如果我们把佛说的这三种能够仔细做到断舍掉的话,对家庭的和睦、对人生的价值都有很好的作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做了属于十不善的事情,不但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而且对周围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方面大家都可以理解到,在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我们从思维和行为的角度,如果能够去实践,别说对来生的好处,仅从此生就有如此的好处来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做呢?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来想,对于佛说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道路,我们是不是应当去依止呢?这就是皈依法的意思。
第三个谈到的皈依是对于僧宝、僧侣,以“他们是我们路上的伴侣”这样的信念去做皈依。这里说的僧侣,或者僧宝,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就是圣者菩萨,比如文殊、观音,他们是我们修行路上的伴侣。为什么要以他们做为我们修行路上的伴侣呢?我们所说的朋友、伴侣,站在世间的层面来讲,他会给我带来利益,我也会给他带来利益,这个时候我们叫做朋友或者伴侣。在这个层面上,基本上是我给这个朋友带来利益,然后他会回报给我们利益,是这样一种关系。在凡夫世间,根本不存在你不利于他、他纯粹利于你的事情。因此,这种朋友、伴侣只是暂时性的。如果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这样的圣者,他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已经全然清净了,他们的烦恼已经穷尽了,他们的所思所行,除了利益一切众生,再没有其他的了。因为他们没有了自私自利,所以不可能有任何理由来愚弄欺骗我们,就算我们没有祈请他:“请帮助我们吧!”,当因缘具足的时候,他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帮助。这样一来,他们到底是不是我们的伴侣、朋友呢?就不用多讲了,已经很明显了。
我们来看一个对佛法有信仰的佛教徒家庭的孩子,晚上睡觉时在一个关了灯的黑漆漆的屋子里,他们心里会想“会不会有鬼啊”,这个时候怎样才能让他们的心放松下来、舒服下来、不再害怕呢?其实就是祈请文殊、观音、佛等。单纯从通过祈请文殊、观音,就能够让他们打消掉“会不会有鬼”的这种担心,就已经能说明文殊、观音菩萨是我们的伴侣、朋友了。当我们在做祈请的时候,不管他们来没来,仅把这个害怕之心打消掉了,就已经带给我们利益了。因此,像这样的朋友、伴侣,他根本没有任何需求、没有任何亲疏爱憎之分,任何人都可以向他祈请并获得他的帮助,这就是最好的伴侣、朋友。我们了解他了,并以他为修行路上的伴侣、朋友,这就是皈依僧的意思。
总体来说,我们就算一般意义上对佛法生起信心,对佛法有足够的信任,这也会有很多好处。在藏地,有很多老人,他们可能并不那么清楚地知道里面的奥义,但是一直坚持不动摇的、很纯粹的信心,比如去转经、摇动转经轮啊,的确表现出了很大的利益。汉地也有很多老人,念心经、金刚经,念阿弥陀佛,这也是佛法僧的荣光、加持。
但更重要的,应当是在知道其中道理之后产生的信心。如果说佛教根本不是一个有道理的宗教,你去信肯定是迷信或者愚信了。但是对于佛教来讲,它有足够的道理,你知道其中的道理,然后去信仰他,这是最为殊胜的一种信。
不管我们是不是佛教徒,只要能够对佛法有信心,就已经是很好的一件事了。作为佛教徒,如果大家能够在知道道理的情况下对佛法产生信心,那的确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因为在座的都是学生,希望大家未来都能够对佛教展开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研究。我并不是要每个人都成为佛教徒,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对佛法进行研究。作为年轻一代,我们有责任去研究已经有着深刻含义的文化,我们是古老佛法文化的后人,所以我们也有责任去研究、去保护。对佛法是不是信,是不是佛教徒,这是另回事,但去研究、去保护,这是我们的责任。
(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