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多宝造办” 简介
“多宝造办” 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22 点击数:3260

 “多宝造办” 简介

  “多宝造办”2006年苏韫良先生提议由李多宝在北京创立,2013年注资1200万人民币组建北京多宝造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柳叶宫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5月公司扩股整合。李多宝先生出任董事长,陈威先生担任法人兼集团总经理。
  多宝造办,修复、制作宫廷造办传承体系文物,涉及宫廷首饰、服饰、清玩、包装类,及明清宫廷佛教法器复制。
  合作机构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馆、陕西博物馆、辽宁博物馆、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尼泊尔国家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等20余家博物馆机构。
  多年来与包括苏富比、嘉德、瀚海、保利在内的各大拍卖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大明成化鸡缸杯、雍正胭脂红对盏的锦匣函套、雍正缂丝朝服均由多宝造办修复完成。
  多宝造办恢复并完成了“鋄金”(音:减)工艺。成功复刻故宫梵华楼藏乾隆御用藏传佛教27件法器。(减铁、减银、减金 是自宋元至明清对金属的一种加工方法。其技法起源于金银器的锤揲,后经剔地、减地、镂空后表面再施以银、金,称“渗金”。在北宋、辽、元代时,减金银工艺已有流行,当时的官员和民间已多有使用减金银饰物,统称减铁。元代还设有专门的“减铁局”,减铁也被用于赏赐。明代皇室器物大量使用减金工艺,至清代皇室则用“鋄”通“减”。)
  2013年修复完成包括嘉庆“东珠”在内的十一挂朝珠及内府手持珠。
  2015年11月底耗时两年修复并复制完成尼泊尔国家博物馆藏梵文泥金版《般若八千诵》、《金光明经》。
  根据克珠杰大师《瑜伽游戏喜宴》记载复刻的“五股金刚铃杵”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也是目前获得的唯一宗教类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
  多宝造办,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手工艺人保护、传承及手工艺推广传播工作。成立保护基金。热衷社会公益,倡导推广环保理念。2014年5月多宝造办对外宣布不再修复、制作包括象牙、犀角在内的动物骨骼及皮毛类制品。
  多宝造办非遗技艺类传承人7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合作传承人22人。目前已在北京,苏州、无锡、成都、徐州成立五家独立及合作机构。
  人物介绍:李多宝先生
  多宝造办创办人兼合伙人,朝珠及持珠串配技艺“苏派”第五代传承人,苏韫良先生衣钵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锦匣修复制作工艺,师承郭德瑞先生。参与保护修复、复制明清缂丝及首饰珠串类文物近百件。
  多宝造办微信:augustli2012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