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信息中心>
新闻简讯 捐赠公示 财务公示 志愿者之家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112)

发布时间:2021-10-15 点击数:37409

《入菩萨行论》讲解(112)


    正文:所谓世俗谛及胜义谛,佛说可以分成此二谛,

         胜义谛非心之所行境,心之根本就属于世俗。

    讲解:第一个偈句说,要生起智慧,尤其是无我的智慧。

要想生起无我的智慧,首先就应该懂得什么是无我的法义;要想懂得无我的法义,首先就应该懂得什么是世俗谛和胜义谛这两种真谛。所以在第二个偈句就开始讲述,怎么样才能够明白什么是世俗谛、什么是胜义谛。

    所谓的世俗,如果按照月称菩萨的观点,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遮蔽性所说的世俗,其所说的世俗主要指的是无明以及无明带来的后续影响。因为无明可以遮蔽我们的智慧,遮蔽一切。第二是从因缘生起的这个角度来讲,虽然世俗根本是没有自性的,但在因缘汇聚的情况下,却可以出现一切生住灭的现象,把这个也称为世俗。第三种世俗的解释是假名世俗,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完全都是互相观待而存在的。比如有左才会有右,有右才会有左;比如轮回和涅槃也是这样的关系;比如柱子、瓶子这些名字。只要能通过音声、念头去执著的这一切,其实全部可以把它称作假名世俗。

    胜义谛也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名相上承许的胜义谛。比如把执著的“真实”破掉,而后建立起来一个“非真”,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把它称作胜义谛。

    另外一种是实相胜义谛。所谓实相胜义谛,是根本没有任何观待,根本没有任何观待的对立面,然后所承许的圣位的、大乘的菩萨们以上所证的内容,才叫做真正实相的胜义谛。

    如果按照中观应成派的说法,虽然也说比量胜义,或者说如所有量、如所有智慧里面所说的胜义——比如只有佛和地上菩萨所能够证到的,但是,如果把胜义谛真正、彻底地做个定义的话,那就是:只有圣者以上的人,包括佛在内,他们的平等安住位所证悟到的内容才称为胜义谛。

    “佛说可以分成此二谛”,佛所说的一切的经典,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完全都可以分为胜义谛和世俗谛这两大类别;就连佛所说的四谛法,其实最终也是归纳到二谛里面去的。

    本偈句第三句“胜义谛非心之所行境”。所谓的胜义谛,如果按照中观自续派的观点,是通过名相上我们断定“一切法都是空”,然后最终再断定到双运的见上。这里所言,其实是从中观应成派的角度来说的,一切法的本来就是双运的,是远离了一切任何的承许的,并非是心的所行境。也就是说并不是分别念,并不是通过音声所能够描述出来的。我们不能从思想里说“这是空的”或“是非空的”,也不能言语表达说“就是这样”或“不是那样”。

    对于胜义谛,有时候会说它属于所知,有时候说它不是属于所知,其实这两种说法只是在名词上用的不一样,但究竟含义是一致的。

    说它是所知,是因为这个究竟的胜义谛,虽然远离了一切的分别念,但是却令法性现前,所以说它是所知,是属于所知法。

    而从“并不属于任何分别念、并不能用音声所表达”来讲,也可以说它非所知,不是属于所知或知识这一块的。

    因此,究竟意义上来讲,胜义谛超脱了是与否的判断,完全是一种无念的智慧。

    第二偈句的最后一句“心之根本就属于世俗”讲的是,所谓的心,比如我们心中想说“是这样”或“不是这样”,或者我们用言语说出来“是这样”或“不是这样”,这一切不管是心中所想的还是表达出来的,这两个相对而言,都属于世俗。


    正文:世间可以分成两种人,瑜伽修士以及凡俗人,

         所谓世间凡俗之众人,瑜伽修士可以胜伏之。

    讲解:第三个偈句讲的是,我们所应该断定的内容就是世俗谛和胜义谛。前面已经说过了,胜义谛根本就不是心的所行境,根本不能用心的思想或者言语表达出来,所以不能把胜义谛用心思、言语去进行断定并表达。能够用言语和心思有一点表述的,就都是从世俗谛的角度上来讲的。

    在世间能够断定的差不多有这么两类人:第一类人有修止、修观、修禅定,我们可以把他称作瑜伽修士;没有修止、修观、修禅定的人,我们把他称为凡俗人。

    对“所谓世间凡俗之众人,瑜伽修士可以胜伏之”这句话的解释是,凡俗之人是没有学习佛法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对于色声香味触等等对境,对于蕴、界等等都会有见闻、觉知,不管他们分析或者不分析,因为不懂得佛法,可能不懂得分析,或者他们分析的方法并不正确,所以他们以为“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他们就会产生真实的执著,甚至他们会把不净认为是清净,把无我认为是我等等,会有各种颠倒的观点。对于这样的凡俗之人,瑜伽修士可以胜伏之。

    如果把修士按照四种来分的话,可以分成说一切有部、经部、唯识和中观四种,这里的瑜伽修士指的是说一切有部和经部——也就是声闻乘的瑜伽修士,他可以胜伏凡俗人。

    为什么呢?比如凡俗人会认为“上午见到的瓶子和下午见到的瓶子是一模一样的,这个瓶子是恒常的”,“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也是一模一样的,我是恒常的、真实的”。但是说一切有部和经部,他们都认为“这不是恒常的,瓶子不是恒常的,完全都是刹那性的,包括‘我’在内”。因为我们已经通过说一切有部和经部证悟到人无我,所以这个“我”也不是恒常的。这就破掉了凡俗人对瓶子的恒常或者“我”的真实存在的执著,所以就说瑜伽修士可以胜伏凡俗之人。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