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源国学公益讲堂—走进特殊人群”项目
讲师研讨会纪要
1.时间:2017.7.2中午12:00-14:00。
2.地点:麦岛路1号铭家333房间。
3.参会人员:姜汇峰会长,孙芳龙老师,和融老师,刘洪芳老师,张圣伟老师,代中伟老师,姜珊老师,饶建华老师,张晓昕老师,于珊老师,何锐老师,王华美老师。
4.会议议题:
1)前期授课的总结—心得;
2)后期如何将项目更好得持续推进深入—建议;
3)探讨针对干警的培训课程如何推进落地—草案。
5.记录整理人:王华美老师。
研讨会首先由和融老师给大家介绍了“慧源国学公益讲堂—走进特殊人群”项目的背景:该项目现由青岛市首家经政府注册登记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青岛市彭措郎加慈善基金会”规范管理,会将此项目运作得更加系统和完善,从服刑人员(以下都称“学员”)的传统文化学习,家庭困难的帮扶解决,出狱前的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安排,出狱后的定向的招聘会等,全方位,系统性地给予这个特殊群体走向新生的帮扶与支持!
1)前期授课的总结—心得:
与会的各位老师就前期参与授课,参与助教的过程感受各自进行了分享,总结如下:
① 要发自内心得讲授,分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体验,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②学员特点―听课精神比较集中,互动性比较强;
③以于科长为代表的干警领导们真发心,真支持,真实干,为授课及学习创造了有利的软硬件环境;
④和融老师的发心,付出和支持感染着大家,更加坚定得深度参与;
⑤授课过程中,对个别不太接受的学员更要针对性得关注,积极主动得与其进行互动交流,对每一位学员都保持平等,尊重的交流,以平等心,慈悲心去感化他们;当我们的内心真正做到改变了自己的念头,他们也能收到,并愿意改变自己;
⑥通过讲师授课中一言一行的引领,以及发现学员美好,和善的点点滴滴,帮助学员拓宽自己的心量,提升内在的正能量。
2)后期如何将项目更好得持续推进深入—建议:
①干警的引领作用很重要,而如果干警不及时通过学习提升,就很难对整个课程深入地推进,所以干警的学习迫切而重要,也可以通过部分榜样的力量先带动;
②讲师对学员的特点和信息了解不足,授课的落地性就不强,可以通过阅读学员的心得,给学员回复等方式加强与学员的沟通交流,更有效地给予他们帮助和引领;和融老师已经在做的对学员的家庭及个人困难的帮助与解决,讲师们要适时地了解或适当地参与;
③通过宣传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真正帮助学员们解决家庭困难,尤其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会更有效地促进学员的积极学习和上进;
④老师授课的内容多跟生活结合,授课时可以从讲台前面走下来,增强与学员的互动;
⑤后一讲的讲师需要陪同前一讲的讲师做助教,以保证课程的有效衔接,当堂课安排的作业,第二节课要做分享和互动;
⑥讲师要熟练备课,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课程中断电等不能正常播放课件的意外情况的发生;
⑦在授课过程中,避免使用让学员敏感的词汇,让大家逐步接受这就是人生的一所学校,在校长和导师们的引领下,自己就要做好一名学员;
⑧授课专注传统文化的主题,不触及任何政治和宗教的范畴;
⑨干警们也需要关爱和能量的提升,多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对干警的传统文化的培训计划尽早提到日程上,由代中伟老师尽快出具干警培训的方案;
⑩如何让干警的工作具有神圣感——让他们多参与学员的学习过程,感受学员的变化和进步,让他们意识到对别人心灵觉醒的引领多么重要;
⑪如何让学员的学习更有主动、积极性,就是让他们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受益—譬如给学习进步的学员更多的责任和肯定,成立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榜样和分享,带动其他人共同进步;
⑫对讲师要有更高的要求,授课是自我学习和提升的途径,讲到的要自己努力先做到,要做得多,说得少,说得才更有力量!
3)探讨针对干警的培训课程如何推进落地—草案:
①干警及其家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支持,是整个项目持续生效,深入发酵的重要保障;
②要解决干警们安心工作—积极工作—快乐工作,就要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 内在—传统文化的集中封闭学习和传统文化的长期持续熏习相结合—提升干警们自身的能量等级;外在—帮助干警们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对他们工作的社会价值以更多得肯定,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层面更多得关爱;
③建议给干警们安排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进行三天的封闭性学习,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正能量的滋养,学习的具体草案由代中伟老师草拟(此集中性的学习是否可以每年安排一次?);
④日常持续性的学习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状况另行商讨;
⑤是否可以安排一次大型的传统文化公开课,邀请干警们的家属参加;
⑥是否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渠道,帮助干警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最后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脚踏实地的付出,把这个项目持续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