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信息中心> >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16)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16)
发布时间:2017-10-16 点击数:4015
《入菩萨行论》讲解(16)?xml:namespace>
正文:因此真正有智慧之人,最好能够领受菩提心,
此后为令菩提心增上,应常如此激励自相续:
讲解:第二十四个偈句。虽然我们并没有真正操作领受菩提心的仪轨,但从《根本文》的文字上看,我们应该是已经领受完菩提心的仪轨了,我们已经具备菩萨戒了。所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真正已经领受了菩提心戒的人,今后为了菩提心不断地增上,应该不断地去激励自己的心相续,应该不断地让菩提心一点一点地增上。
正文:从今而后生命有意义,从今而后人生更殊胜,
从今而后已成佛种姓,从此我已成为真佛子。
讲解:第二十五个偈句。从今天开始,也就是从我已经领受了菩提心戒或者菩萨戒开始,我的人生终于变得有意义了。
为什么呢?因为从无始轮回一直到今天之前,由于没有发起真正菩提心的缘故,我所有的人生都已经浪费掉了。现在我已经有了真正的菩萨戒,有了菩提心戒,从现在开始,我的人生会更加殊胜、更加的有意义。从今天开始,我已经真正成为了佛的种姓(佛本身是大乘的,所以只要有了大乘的发心,才能说真正进入了佛的种姓的范畴,才能够说是佛的法子,如果你是声闻或者缘觉的发心,不能够称作佛的法子),成为了真正的佛子。
这个偈句告诉我们,应该在心里这样去想,然后应该生起欢喜心。
正文:今后不论如何之因缘,都要精进佛种之行止,
今后不论如何之因缘,不令净无过失种受污。
讲解:第二十六个偈句。从今以后,我所做的所有事情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即利益一切的众生!就算是把我的生命舍弃都可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诸佛开始,从诸菩萨开始,一直传承到我们上师之间,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纯净地实行了清净的菩萨行的行为(发菩提心,然后真正地去践行这样的菩萨行),整个传承都是非常纯净、洁白,没有任何的污染。现在到我这里,我自然也不可能令这个白善的菩萨行受到污染,让它变得不清净。所以我就应该严格地、清净地护持着菩提心戒、菩萨戒,应该护持着利益其他众生的大乘种姓的所有一切行为,不应该让它受到污染。
正文:犹如盲人从那垃圾中,获得无价珍宝真神奇,
同样下劣愚痴如我者,相续之中今生菩提心。
讲解:第二十七个偈句前面两句话讲述的是一个比喻,就好像一个盲人,从一堆无用的、散发着臭味的垃圾里捡到了一个无价的珍宝---所有宝物里最珍贵的摩尼宝珠。
这个事情稀奇之处有三:一是盲人捡到的;二是从垃圾堆里捡到的;三是捡到的是无价珍宝中最珍贵的摩尼宝。世间任何人听到这种事情都会觉得很神奇、很惊讶!
就像这个比喻一样,我们作为普通的众生,在因缘汇聚的情况之下,在今生、现在生起了菩提心大宝。过去由于我一直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取舍,就好像盲人一样,一直生存在各种各样烦恼、污染的垃圾堆中,现在我竟然生起了最神奇的菩提心大宝!这比上面的例子显得更加的神奇。
这个偈句讲述的是,我现在能够生起来菩提心大宝,这简直是更加神奇的一件事情。
正文:能够降伏众生死魔之,无与伦比甘露即是此,
能够消除众生贫穷之,无穷无尽宝藏即是此,
讲解:第二十八个偈句讲述的是:如何才能彻底根除“四魔”中的死魔呢?只有真正证得佛果以后才能彻底根除。现在,我们生起了菩提心大宝,并最终引导我们成佛,所以说这个菩提心大宝就好像是无与伦比的甘露一样,通过这个甘露、通过这个菩提心,就可以把死魔彻底根除,从而引导我们得到无死的果位。
同样,也可以消除一切众生所有的贫穷,不管它是暂时的还是究竟的。菩提心大宝就像是享用不尽的宝藏一样,当这个众生还处于轮回的时候,它可以给众生提供衣食、幸福等等暂时的安乐,甚至究竟的时候也可以给这个众生提供圆满报身的一切享用。
所以,就能够消除众生的死魔和贫穷的无尽宝藏而言,也只有这个菩提心了。
正文:能够治愈众生疾病之,最上最好妙药即是此,
奔波路途极度疲累时,阴凉休憩大树即是此,
能将众生解脱出恶趣,不受痛苦高台即是此,
讲解:紧接着的这个偈句。所有一切众生的疾病可以表现为是因为风、胆、涎分等病源所引起的疾病,当然最根本的根子都在于我执、在于贪嗔痴的烦恼。菩提心能够真正把我执清除、把贪嗔痴“三毒”烦恼清除,自然就可以清除世间的风、胆、涎分等病源所引起的疾病了,所以说菩提心就是真正的、无上的妙药。
虽然说菩提心是大乘的法门,但是因为菩提心本身就囊括了所有一切中士道和下士道道法的功德,甚至比中士道和下士道道法的功德更加殊胜。所以在紧接着的偈句中说,当一切众生在三有轮回中不断飘转的时候,因为他们的痛苦太过于恐怖、太多,他们太累了,希望能够暂时休息一下(比如说修行中士道的声闻乘或者缘觉乘,他们暂时出离轮回;比如说他们想从三恶趣中解脱出来、想得到一下休息;比如说通过下士道的修行,他们想得到上界人天道的安乐等),这个功能,菩提心也是可以达到的。
也就是说,不论是上士道、中士道,还是下士道,所有的功德在菩提心中都已经囊括了,因此,菩提心就是不受痛苦的高台。
这就是第二十九偈句的意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