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信息中心> >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15)
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入菩萨行论》讲解(15)
发布时间:2017-09-30 点击数:2421

《入菩萨行论》讲解(15)

 

   正文:不管别的众生讥笑我,还是众生谩骂诽谤我,

        或者施加伤害于身心,祈愿全部都成菩提因。

   讲解:第十六个偈句。假如有众生在众人面前当面讥笑我,或者对我的身体真实地实施了打击甚至抢夺等伤害,或在背后说我犯戒、说我不好等坏话,不管什么情况,只要他对我产生了这样的心理,我都祈愿他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未来终能变成成就菩提果的因。

 

   正文:我是无怙众生之依怙,我是上路众生之向导,

        我是跋涉者们之舟筏,愿我也成他们之路桥。

   讲解:第十七个偈句。“无怙众生”是指那些没有食物、没有住所、没有任何帮助和照顾的年老之人,或者父母双亡,没有亲友照顾的年幼孩子等等。对这些孤苦无依的人,我愿意做他们的怙主,提供他们的衣食住行等等,照顾他们。

   我愿意做路上行人的向导,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路。比如说入海求宝的人,我愿意做他们的商主导航者,让他们能找到求宝的正确路线。

   如果是要想渡过江河湖海的人,我愿意成为他们的舟船和桥梁。

   像这样的愿望,如果我们现在就能发起的话,将来我们成佛后,就会真实地领受类似这样的身体,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典中会有“佛具有种种的化身”的说法。比如说他有山的化身、树的化身、桥的化身、路的化身等等,化身是各种各样的、无数无量的。这一切全都是建立在佛过去生的愿力基础之上的。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现在应该非常慎重地去对待每一个愿望。所有的佛在成佛之后,他们本身是没有任何差异的,他们度生事业的大小完全是取决于他们过去生的愿力的大小。愿力大小有差异,度生事业的显现就会有差异,而佛本身是没有差异的。

   因此,对这个偈句以及之前偈句的所有愿望,大家应该非常仔细地去对待。

 

   正文:盼大洲者我则为大洲,寻眠处者我则为眠处,

        愿我成为众生之仆从,愿我仆从之愿恒实现。

   讲解:第十八个偈句。比如说有众生在大海中航行,他一直希望能够遇到大洲、陆地等可以去休息的地方,那我就希望到那个时候能够领受成为大洲、陆地这样的身体,能够让他们登陆而得到休息;如果众生晚上希望能够有灯光来照明,那我就希望我能够变成那样的身体,帮助他们提供光亮;如果晚上他们休息的时候,我也希望我能够领受可供睡觉的卧床、卧榻的身体来给他们提供一个睡眠的地方。有众生希望获得伺候他的仆从,但是又没有钱给仆从工资,我也希望未来我能够领受这样的身体去伺候他们。

 

   正文:如意宝珠以及如意瓶,真言成就以及胜妙药,

        以及殊胜如意之宝树,愿我成为众生如意牛。

   讲解:第十九个偈句是希望我能够领受这样的身体,这些身体完全能够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比如说如意宝珠、如意宝瓶,能够满足一切众生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各个真言成就的这样一个身体。

   比如能够领受妙药的身体,只要吃了这个妙药就可以得到长寿、或者得到养生、或者得到不老等等的功效;或者说领受天界上的如意宝树的身体,只要在这个树下有任何的愿望全都能够实现。

   比如说像这种如意牛,它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对着这个牛你有任何意愿它就都可以满足,比如衣、食、住、行等;另外一种说法是,这个牛可以随时随地地产出任何数量的牛奶,即牛奶的量是如意的。

   第十九个偈句主要讲述的是希望我领受这样的身体,而满足所有众生的一切愿望。

 

   正文:地大水大以及火风大,以及虚空大种恒长存,

        一切众生无量又无边,愿我成其生存之所依。

   讲解:第二十个偈句,主要通过地、水、火、风、空这五大种恒常存在,是一切世间(包括众生)的生存所依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我对一切众生的依存之作用。

   比如说,就好像地大是一切众生生存基础的道理一样,我也希望我可以作为一切众生生存的基础,众生都可以依我而生存。

   比如说水大是可以让一切物质被聚集在一起,所以我希望我能够摄受所有的众生,能够把他们引入正法的道路。

   比如说火大能够产生暖性,所以我希望众生能够依于我,让他们能够断一切所应断、证一切所应证(如见道、修道各种所应证)。

   比如像风大的动转性,希望我能够像风大一样把一切众生变动到、让他们进入到善法或者让他们进入到菩提道这样的道路上来。

   比如空间提供了所有一切的可能,如我们盖房子,它提供空间让我们盖,我希望我能够像空大一样提供一切众生利乐的机缘。

   所以,第二十个偈句是以地、水、风、火、空这“五大”作为一个比喻,来形容我希望未来能够成为一切众生之所依的一个例子。

 

   正文:遍布整个法界满虚空,所有众生全部一无余,

        直到众生证得大涅槃,我愿成为他们生存基。

   讲解:第二十一个偈句,哪怕众生遍布了所有一切的虚空,遍布了所有一切的法界,在这所有的众生彻底地、完全地涅槃证得佛果之前,我希望我能够成为他们生存的基础。

   比如说他们需要衣服我能够给他们提供衣服,他们需要食物我能够给他们提供食物,他们需要正法我能够给他们提供正法,希望我能够作为满足他们任何需求的生存之基而存在。

   之前,主要讲述的是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为了能够生发菩提心,我们首先要进行除障和积集资粮。

   通过八支的过程,包括发愿的内容,我们完成了除障和积集资粮以后,下面紧接着两个偈句就是正式发心的内容了。

 

   正文:如同往昔一切诸佛陀,如何生起胜义菩提心,

        亦如他们能够次第地,住于一切菩萨之学处。     

   讲解:第二十二个偈句。希望我能够像过去一切诸佛(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一样,他们过去如何生起的胜义菩提心,愿我也能够依照他们而把这个菩提心生起。

   生起菩提心之后,也希望我能够像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那样,在生起愿菩提心基础之上,能够按照四摄、六度、万行等修行方法,经过种种的道次第,逐步地修行,最后越来越广大地去做等等。我希望也能够按他们次第的方法,一点一点地把一切菩提萨埵的学处真正地给施行下去。

前面的两个偈句表示的是愿菩提心,后面的两个偈句表示的是行菩提心。

 

   正文:为了一切众生之利乐,我也如此发起菩提心,

        对于一切菩萨之学处,我也如此次第勤修习。

   讲解:第二十三个偈句。按照第二十二个偈句所描述的例子,希望我能够为了一切众生的利乐,也像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一样地发起这样的愿菩提心;在发起愿菩提心之后,希望对于像观音菩萨、文殊菩萨那样的一切菩萨之学处,我也能够逐渐地、次第地、精进地去修行。

   比如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并不可能真实去舍弃我们的身体,那我们就从布施一点食物开始,一点点慢慢去尝试,等到我们布施的行为已经熟练之后,慢慢再把布施的动作做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广大。

   比如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可能只是把杀生的行为戒掉,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同时戒掉偷盗,然后再一点点去扩大。

   总之一切诸佛、菩萨的菩萨行,我是慢慢一点点地去增长,不断精进地去修行。

 

   这第二十三个偈句,前两句主要讲的是自己的愿菩提心真实的生发起来,后两句主要讲的是自己的行菩提心真实的生发起来。如果在前面加上三遍的皈依,紧接着把二十二、二十三两个偈句也念上三遍的话,就完全是一个领受菩萨戒或者菩提心戒的完整仪轨了。

 (未完待续)

在线客服